2)第169章 品茶夜话溯渊源_华娱那年十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道。

  “算是吧。”陆恒脸不红心不跳。

  他哪是看书,分明是翻书,为了保持人设,陆恒有时间也会买一些书,反正都是翻,翻一遍就扫描进去。不过有些有意思的,他也会反刍(chú)一下。

  汪宇和许情也都露出佩服之色。

  “虽然我不太喜欢看书,但可能受我父亲的影响,对你们这种文化人还是挺佩服的。”汪宇笑道,随后又道:

  “对了,说到你们信义,当年解放信义的时候,我爸就在四野,就是他们解放的,后来去凌山劳动的时候他去市里看病,但也没找到当年的城门。”

  “那汪老跟我们信义还真挺有渊源的。”陆恒道:“不过连京城的城门都拆了,更不用说我们信义,现在就西关门外剩一小段沿河城墙了。”

  之前演《人间四月天》梁思成先生,陆恒对京城古建有些了解。

  “这倒也是。”汪宇点头。

  陆恒道:“其实汪老那时候去看病,估计就是去中心医院,那个医院就是最早的医院,以前的老城门就在那儿,叫大同医院,那条路也叫大同路,因为是四月一日进城的,所以改成四一路了。”

  这段地方历史因为群艺馆演过,所以陆恒很熟悉。

  “怪不得。”汪宇道,虽然这么说,但他显然也不清楚,只是从平时他父亲的口述中一知半解。

  不过因为聊到这个,关系倒拉近了,汪宇笑道:

  “这么算的话,咱们也算半个老乡了。”

  “那得碰一个!”许情笑道。

  陆恒端起茶盅,笑着跟汪宇轻轻碰了一下。

  汪宇喝完后,一边斟茶一边笑道:“就因为那段在凌山的日子,所以我父亲喜欢上了毛尖,每年家里都会送来一些,我也觉得不错。”

  “说到这些,我也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,学校每年带着我们采茶,叫勤工助学,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量,要么采够这些茶叶,要么按照每斤多少钱交钱。”

  “那你肯定不用交钱。”许情道。

  摆了摆手,陆恒苦笑:“我从来都没采够过,最后乖乖交钱。”

  他们哈哈大笑。

  不过几年后,凌山县有几个小学生比较有想法,直接把电话打到焦点访谈去了,最后还真来记者采访,最后播出了那期《读书郎为何采茶忙》,就再没让学生采茶了。

  其实对于陆恒来说,那也是他当年有趣的记忆,一群同学在茶山上疯玩打闹,至于辛苦什么的,根本没感觉到,即使午餐大家带的都是方便面、干脆面之类的。

  最后分别的时候,汪宇诚恳道:

  “咱们挺投缘的,我也不会坑你,一起入个股,咱们一块儿赚钱。现在经济蓬勃发展,高端地产项目是稀缺的,尤其是沪市这边。”

  对于他的话,陆恒并不怀疑,毕竟如果按背景来说的话,他现在比马原强多了。

  曾经张敏跟了向华盛几年,但就是不娶她,最后张敏要分手,向就放话:分手了没人会找你拍戏,也没人敢娶你。

  事后果然如此,无戏可拍无人敢追,她只好回到沪市老家,开美容店和时装店,也就是这时候认识了汪宇。对于这位早就暗恋的女神,汪宇立刻展开追求,但张敏一来觉得她大汪宇七岁,二来就是向华盛的威胁,实话告诉了他。

  汪宇听了大怒,然后给向打电话约见。见面时,老向一边玩着纯金打火机,一边阴恻恻的道:“够胆你就谈吧。”

  汪宇丢给他一根烟,开始老向还不以为然,但看到上面的两个字后,还真紧张了一下。

  不过他也不是吓大的,仅凭一根烟就退缩,又去问他哥华强,向华强查过后丢下一句话:“以后别惹他了。”

  当然,这只是冰山一角。

  陆恒想了想,从他之前交代姐夫赵正提升自己开始,陆恒就有进这个行业的打算,而且汪宇为人仗义,又有这样的渊源,倒不妨试水一下。

  虽然这样想,但陆恒还是道:“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吧。”

  “行,等你的好消息。”汪宇笑道,揽着肩膀把他们送出去了。

  感谢时光1979的打赏,谢谢大家的支持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