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40章这该死的世道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要看将军需要什么?”

  “封侯未吾意,惟愿四海平!”

  刘明遇认真地道:“当年戚帅镇守蓟镇十几年,蒙古不敢犯边,长城无战事,天下则天平!”

  刘兴祚认真应对,凭借多年的经验,他敏锐的发现,刘明遇的野心:“最好的办法是,开启互市,拉一批打一批,看一批,针对不同的部落,不同地应对方式,灵活调整!”

  刘明遇与刘兴祚在马车里变了很多东西,从行军布阵,再到屯田。

  这让刘兴祚发现了刘明遇的另外一面,刘明遇懂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,非常庞杂,对于辽东的地理也了若指掌,无论是对于农学、算学、军事,地理,山川河流,风俗人情,简直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!

  刘明遇有些得意,如果不考儒门十三经,但凭见识,眼界和格局,后世随便一个小学生也可以吊打古人,当然,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相比的,比如处世之道,人生经验等等。

  刘明遇一路前往宽河城,行军速度非常慢,他也知道杨纤纤在宽河,也想赶紧返回宽河与杨纤纤相会,然而,作为武烈军数万人马的统帅,他必须未雨绸缪,作好长期的准备。

  现在的宽河附近发现了钢铁、煤炭、高岭土(做瓷器的原料),石灰,木材、石材,但是还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的,那就是盐。

  盐也是明代的战略物资,无论是士兵,还是普通百姓,都离不开盐,虽然说,明朝的盐官盐并不算贵,每斤大约在十二文或十文钱之间浮动。

  可问题是,官盐的产量低,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消耗,如果要买高价盐,那价格翻十倍也没准。

  如果刘明遇被调到东江镇,他完全不会担心食盐的问题,但是,现在不得不担心。

  “兴祚,你虽然从东江镇调到武烈军,想必东江镇应该还有一些故旧吧?”

  “刘帅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“盐!”

  刘明遇也没有藏着掖着:“咱们武烈军地处关外,想从关内运点东西出去很难,如果能从东江军手中购买海盐,经水路从山海后卫(既今秦皇岛),过长城,运到宽河,这可是一条财路!”

  刘兴祚沉思道:“宽河能需要多少盐?”

  “一个人一个月需要吃最少二两盐,一年下来就是一斤八两。现在宽河城有五万多百姓加上全军士兵,一年至少需要九万斤盐!”

  刘明遇望着北方的方向:“你觉得草原上的那些人需要多少盐?五十万斤,还是一百万斤?”

  “只是末将与陈继成、毛承禄他们关系……”

  “爹亲娘亲,都没有银子亲!”

  刘明遇道:“你只管牵线,咱们武烈军手中,可是有东江镇梦寐以求的东西!”

  “什么?”

  “钢铁!”

  钢铁换盐的策略算是定了下来,具体价格如何谈,需要双方有没有合作的诚意和态度。

  刘明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